小米汽车起售价_小米汽车销量下跌多少最好了
供应链上确实在之前一段时间有放羊的现象,一年无主打,简直“友商惊诧”。现已被整合回老雷手中;人才梯队建设不足,一度有断血的症状。前500斯巴达貌似也就剩100多,现在正用各种手段回填;互联网流量红利期结束,摩尔定律定价逻辑受到了渠道的强挑战;4.国内比较特殊的公关氛围,每个月砸一百万专黑你也是世所罕见。但我认为这倒不是大问题。因为小米是第一家完成生态链建设的硬件公司。不管我乐视的老同事怎么揍我我也要这么说。MIUI已经是个成熟的跨终端流量平台,是小米全系列硬件产品的二级助推器。当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时,产品的权重必然要让位于渠道。面对渠道,公司的策略是“部分调整”还是“全面适应”,就是胜负手所在。我们之前这群小虾米们的思考是:长期存量市场有没有高投入的必要?毕竟当年是靠重产品轻渠道的模式起家,就算全面转型贴合渠道,效果也未必多好。我们没有步步高的基因,我们也不羡慕联想。我们小虾米们的结论,是应当踩的节点是“内需市场的消费升级”。这就意味着坚持产品路线,在材料、功能、设计、交互等各层面的拉升,同时保持可盈利定价而非竞争性定价。最舒适的打法是集中力量在强节点产品上突破,中心开花。而我个人认可的强节点产品就手机和汽车,考虑到老雷不会像老贾那么浪,小米可选择的强节点产品就手机了。但手机算是民用电子工业之花,小米现在还没有能力做这个产品的升级。等到我们的红色供应链整合完台湾的半导体后,可能会有点戏。现在就是苹果能干这事,而且貌似干的也挺费力的...1000个以上元器件的产品小米不好做,那300个左右元器件产品的升级,小米就游刃有余了。小米生态链产品,更准确地说,米家,成为了小米“四面开花”的具体体现。通过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在100到150款高频民用电子消费品里实现产品、品牌标杆;在其中30到50款产品实现三分之一市场垄断。这是我的一个猜测,我认为依靠整个雷军系的力量,这是可实现的。我11年入职小米的第一个星期,刘德德哥就在卷石天地里给我画了个大圈:最里面是手机;外面是电视、路由器等;再外面是手机、电视等相关的配件;最外面是服装、**、食品等。我当时还帮法务注册了小米薯片,不知道他们后来有没有注册小米辣条。反正在我呆小米的三年里,我一直认为我做的是一个国民品牌,是超越手机这一个品类之上的。以这个逻辑作判断,小米在手机上取积极守势即可。在不伤害产品的前提下做渠道,这个局要跟,但是不show hand不all in。面对未来的寒冬,小米要过冬的资本其实是够了,小米真正在储备的是产品。小米是产品型公司,最后支撑小米过冬并完成转型的必然是产品而非渠道。很多公司现在在拼命攒筹码,小米筹码是够了,但他还在拼命攒牌。老雷自身就是国内顶尖的销售CEO,他当年100天卖出100万套金山毒霸时我还在看《本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