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ga全部车系_prado汽车
1.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性能
2.经历过绽放也经历过停产,斯柯达速派的车型发展历史
“追猎者”之所以能够如此受到的器重,以至于被其比喻为整个44年德军军工部门的首要生产任务,除了因为它结构简单,便于大量生产之外,拥有足够强大的火力也是能够博得元首垂青的重要因素。在二战的年代里,坦克装甲车辆主炮的有效火力除了指所发射的炮弹对敌方装甲车辆的穿透毁坏能力之外,还包括火炮的射界,快速捕捉目标的能力和命中率。
一般情况下,火炮对装甲的穿透能力用炮弹倾彻与垂直成30度角的钢板的深度来衡量,通常以毫米为计算单位。而追猎者所使用的75mm Pak39火炮在试验中发射的各类炮弹在有效射程范围内不同距离上对装甲的穿透能力如下表所示:
Pzgr.39 Pzgr.40 Gr.38HL
炮弹重量 6.8kg 4.1kg 5.0kg
初速 750米/秒 930米/秒 450米/秒
范围
100米 106mm 143mm 100mm
500米 96mm 120mm 100mm
1000米 85mm 97mm 100mm
1500米 74mm 77mm 100mm
2000米 -----64mm ----100mm
在所有的总共41发备弹中,以Pzgr39型被帽穿甲弹的数量最多,一般在35%到50%之间,主要用来对付敌方坦克。而杀伤软目标的任务则交给了Sprgr39型曳光榴弹。如果幸运的话还能遇到一些穿甲能力极强的Pzgr40型碳化钨芯穿甲弹,用来对付东线装甲极为厚实的苏联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而由于当时钨在德国是属于非常稀有的金属,所以即便是能得到配给的数量也不过是寥寥数发而已,被追猎者的坦克手们当作对付苏联钢铁猛兽的压箱法宝,轻易不会使用。而Pzgr40的另一个显著缺点就是命中率要比Pzgr39低很多,这主要是由于炮弹重量较轻的缘故。(但可能跟火炮长度也有关联,毕竟虎式坦克的记录中,pgzr40的精准明显是最高的)追猎者所拥有的第四种标准配置的是Gr38HL型空心装药高爆弹。尽管比起Pzgr39,Gr38HL无论是在穿甲能力,命中精度还是破坏力上都要稍逊一筹,但空心装药既可反装甲,也可以打击软目标的优点也使得Gr38HL颇受德军装甲兵的喜爱。
在1000米范围内75mm Pak39型火炮的首发命中率是相当高的。在下面的图表中所给出的命中率估计值是指击中2米高,2.5米宽的装甲车辆的前身的概率,用百分比表示。在取定距离的情况下,第一个正常的数值表示为训练时的射击精度,而括号内的那个值则表示在实战中冷静沉着的坦克兵所能取得的成绩:
炮弹种类 Pzgr.39 Pzgr.40 Gr.38HL
范围 % % %
100米 100(100) 100(100) 100(100)
500米 100(99) 100(98) 100(100)
1000米 99(71) 95(58) 82(45)
1500米 77(33) 66(24) 42(15)
2000米 48(15) 21(6) 20(6)
2500米 30(8)
3000米 17(4)
而事实上这些命中率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真实作战情况下75mm Pak39型火炮的精度,由于对敌我车辆距离估算上的错误以及许多其他因素,真实的首发命中率要比这些数据所显示的低许多。当然,大多只要炮手能够瞄准目标中心稍上方并果断开火,一般能取得与括号内数据相仿的实战命中率。 “追猎者”拥有与盟军坦克相仿的甚至更好的爬涉障碍物或是穿越不同地形的能力,它相关的表现特征可以通过下列数据获得:
最大车速 40km/h
公路行驶车速 20-30km/h
越野车速 15km/h
最大公路行驶距离 180km
最大越野行驶距离 130km
越壕宽 1.3m
涉水深度 0.9m
过垂直高 0.65m
最大爬坡度 25度
路面单位压力 0.76kg/cm2 Jagdpanzer 38(t) Hetzer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15750kg
车长 6.38m
车宽 2.63m
车高 2.17m
引擎 Praga EPA AC/2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42/16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78/97 km
乘员 4人
火力装备 75mm PaK39 L/48 ; 1x7.92mm MG34/MG42
75mm:41发 ; 7.92mm:1200发
装甲 8-60mm
爬坡度 25?37?度
通过垂直墙高 0.65m
越壕宽 1.31m
涉水深 0.89m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性能
正式名称为Flakpanzer38(t) 2cm Flieger Abwehr Kanone Panzer,制式编号SDKFZ140
FLAKPANZER
38T是一种临时设计的车辆。由于在43年5月MOBELWAGEN(家具搬运车)4联20毫米的最初方案没有获得通过,而部队对于防空火力的需要又十分迫切,所以临时由38T底盘改装。1943年10月15日,方案通过,获准生产。
改装基于38T
L/M型底盘,由捷克的BMM公司(德国入侵前生产38T的CKD公司)承担。一共下了1批订单150辆,从43年11月到44年1月生产了141辆。剩下的底盘被改装成SIG33/2式自行步兵炮蟋蟀K。
正式名称为Flakpanzer38(t) 2cm Flieger Abwehr Kanone
Panzer,制式编号SDKFZ140。
该车实际上是作为4号自行高投产前的替代产品,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行高。可以说只是被赋予了机动能力的高而已,可以被归为高炮载运车。在设计思想上和蟋蟀K没有什么本质区别。43年12月16日,向进行了展示。
车体布局
与标准的38T底盘相比,车体做了改动。由前至后分别为传动室,驾驶室,动力室,战斗室。传动室上方使用了新的更倾斜的装甲板,上面开有更大的检修盖。驾驶员在车体右边,引擎布置在驾驶员后面,用一块装甲板与驾驶员隔开。驾驶员上方是两片半圆型的铸造式仓盖,内有皮革衬里。战斗室内容纳有车长,炮手和装填手。战斗室顶部开敞,周围由8块几乎垂直的铰接式装甲板围合,围合时使用锁销固定。对空射击时射界良好,但对地面目标射击时,需要把装甲板放下。整车部分装甲采用了焊接式,但大部分装甲还是角钢框架的铆接式。全车尺寸4.61M*2.14M*2.25M。重量9.8吨。
战斗室后置的38T系列变形车驾驶室是基本相同的。这张可能是一辆黄鼠狼3
M型。驾驶员左侧是传动室,在驾驶员左腿上方的是转向操纵杆,另一个在右边,被阴影挡住了。在转向操纵杆前面是齿轮变速箱的换档操纵杆,直接安装在变速箱上面。
装甲
整车采用铆接装甲
车体前上 : 10mm/25°
车体前中: 20mm/75°
驾驶员: 20mm/20°
车体后上: 10mm/65°
车体后下: 10mm/45°
车底: 8mm/0°
车体侧面: 15mm/90°
车体上: 8mm/0°
上部战斗室前: 10mm/70°
上部战斗室后: 10mm/-65°
上部战斗室侧上: 10mm/-65°
上部战斗室侧下: 10mm/73°
行动装置
行动装置与38T相同,采用Praga
EPA式水平对置6缸水冷汽油机,气缸容积7。75升,2600转/分时输出150马力。燃料218升,耗油量1.18升/KM(公路),1.56升/KM(越野)。传动装置为Praga/Wilson
CV/TNHP,5个前进档1个倒档。悬挂装置采用两轮一组片状弹簧平衡式悬挂,每侧4个胶缘负重轮,前主动轮,后诱导轮,1个托带轮。每条履带由93块履带板组成,宽293MM,接地长2.92M。最大速度42KM/H,公路速度35KM/H,越野速度20KM/H,公路行程185KM,越野行程140KM,过垂直障碍高750MM,爬坡30度,过壕宽1.8M,涉水深0.9M,单位压力(硬地面)0.64KG/平方CM,转向比1.48,单位功率15.3马力/吨。
武装
战斗室内安装20MM,112.5倍口径的38型高(20mm Flukabwehrkanone
38),此炮是替代30型的产品,由毛瑟(MAUSER)厂改装自莱因金属公司生产的航炮。火炮安装在一个圆形的基座上,360度旋转。39年晚期开始生产,40年早期进入服役。与30型相比,最大的改进是提高了发射速度。理论射速480发/分,几乎是30式的两倍。实际射速当然小得多。一个弹匣装20发,所以支持不了几秒种就要换弹匣。这降低了开火速度。另一个改进是减轻了战斗重量,使得该炮更利于运输或装载在不同底盘上。但减重带来的缺点是高速连续开火引起的震动更大。所以许多炮手实际上更喜欢更慢更稳的30型。
FLAKPANZER38T
战斗室,炮向右90度
观瞄方式
1,Flakvisier
38瞄具,电子式,通过装设一个带有光学反射镜的电子计算装置控制火炮的旋转和俯仰,以使炮手视野可以始终追踪目标。该装置安装在炮手3*8瞄准镜旁边。无论是机械式还是电子式的高炮瞄准系统,都要提供两种最基本的瞄准功能:一是使火炮能始终同步对准不断运动的目标,同时必须考虑到后座力的影响。二是计算出大致的炮弹和目标运动轨迹相遇的位置。
2,Schwebekreisvisier
30瞄具,直线式,一块印有目标轨迹和速度的标尺夹在瞄具里,一个滑轨,前面是一个可以前后调节的十字环,后面是一个对齐点的小珠。十字环标定目标的距离,调整十字环的中心和珠对齐以给出炮手大致的开火角度。此种瞄具在类似装备上使用较多,但在FLAKPANZER38T上较少见。
3,FLAKPANZER38T最常用的Schwebekreis-Visier Erdzielfernrohr
3*8瞄准镜,对付慢速移动的目标很有用。
观瞄装置通过瞄具架装在火炮后方。可以看到引擎室占据的战斗室空间和上面的座垫。这辆车没有安装无线电,而且战斗室装甲是焊接的,没有用销锁固定。可能是一辆试生产型。
防盾,炮手有一块额外的开孔的防护钢板,一般为了不影响视野,使用这块钢板时去掉右防盾。防盾增加了120公斤重量,多用在车载型或攻击地面目标时。
开口的右防盾
38型高使用圆型的俯仰机构,这是与前一代30型高外观上的主要区别。炮耳轴通过圆形的轴承固定在炮架上。俯仰角度-5到90度(拖拽式FLAK38为-20到90度)。炮手座位在右边,旋转和俯仰机构包括粗调和精调,炮手通过火炮下面的转轮控制方向,通过右边的转轮控制俯仰。在俯仰机构右边装有圆形丝网,用来收集弹壳的。炮手脚下有两个开火踏板,一个是点射,一个是连射。该炮配用8种,其中两种是训练用的。多数使用拽光弹辅助瞄准。初速900M/S。高爆弹是防空常用的。因为杀伤靠爆炸碎片,不需要直接命中目标。攻击地面目标时使用穿甲弹。配用40式2CM
Pzgr
Patr式钨芯穿甲弹,初速830M/S,可以在100M距离穿透40MM垂直钢板。但众所周知,钨芯穿甲弹并不是能大量装备的。射程2200M,备弹量1040发(720HE,320AP)。炮身左边是备用弹匣架,可以放置3个弹匣。
俯仰机构
战斗室前部有一个盒子用来装备用炮管,盒子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装防毒面具桶的支架。圆形的炮座固定在战斗室地面上。在炮座侧面装有一个固定锁防止火炮在行军中转动。地面采用防滑钢板。箱放在地上左右两侧。战斗室内右前方一部分被引擎室占据,在引擎盖上装了车长的坐垫,装填手的位置在战斗室左后方一个折叠的坐椅。对于高来说,这样的战斗室有些狭小,尤其是战斗中,装填手的空间实在不方便。没有车内通话装置,只有FUG5型电台,装在战斗室左前方,上面有钢板保护。天线装在紧挨着战斗室左上角的位置。
可以看到38型高特有的防盾和穿着炮衣的炮口制退器。战斗室前面的3块装甲板打开了。前面有一个架子撑住火炮。看起来不是行军固定器。很多车辆在使用中拆掉了火炮防盾以提供更好的视野。战斗室后方的水平条是挂MP弹袋的。MP装在黄绿色帆布包里。在照片中战斗室后面左右各一支。
使用情况
首批87辆于44年1月投入服役,配给各装甲师的防空排。主要是装备了党卫军部队。大部分在诺曼底损失掉了。到44年底,12SS师还有9辆FLAKPANZER38T,参加了阿登反击战。
评价
该车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自行高并不成功,原因是在此之前并没有一个纯防空战车的概念模型。设计的目的只是为高提供机动能力和有限的防护力。但这作为真正能跟随装甲部队进行战场防空的战斗车辆是远远不够的。到了战争后期,20MM的口径已经远远不够。只能对中低空的敌机造成威胁,而且发射速度过快导致命中率降低,浪费严重。而想靠密集火力网阻止
敌机,4联20MM还差不多。装甲太薄,在地面战中是很容易被摧毁的目标,敞开的顶部无法为乘员提供有效保护。可见,在战场最前线的车辆,只满足于为火力提供机动性还是远远不够的。机动性意味着底盘和体积的增大,无法再象单门火炮一样很容易获得良好的隐蔽,被发现机率的增加提出了对于防护的需要。这样的例子从犀牛式和猎豹式的区别就可以看出来。事实上,中小口径自行高的发展一直向着降低车高,增强防护,使用专门的装甲炮塔方向发展。而开放式战斗室虽然后来有装载FLAK37和41的重型方案,但那已经是将自行高和火炮载运车作为两个概念发展了。遂行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在一线随部队冲锋而是远距离的反坦克。所以从此以后,德国的旋风和东风都相应地增大了装甲厚度,以至于最终的球型闪电的低高度全装甲炮塔出现
经历过绽放也经历过停产,斯柯达速派的车型发展历史
“追猎者”之所以能够如此受到的器重,以至于被其比喻为整个44年德军军工部门的首要生产任务,除了因为它结构简单,便于大量生产之外,拥有足够强大的火力也是能够博得元首垂青的重要因素。在二战的年代里,坦克装甲车辆主炮的有效火力除了指所发射的炮弹对敌方装甲车辆的穿透毁坏能力之外,还包括火炮的射界,快速捕捉目标的能力和命中率。
一般情况下,火炮对装甲的穿透能力用炮弹倾彻与垂直成30度角的钢板的深度来衡量,通常以毫米为计算单位。而追猎者所使用的75mm Pak39火炮在试验中发射的各类炮弹在有效射程范围内不同距离上对装甲的穿透能力如下表所示:
Pzgr.39 Pzgr.40 Gr.38HL
炮弹重量 6.8kg 4.1kg 5.0kg
初速 750米/秒 930米/秒 450米/秒
范围
100米 106mm 143mm 100mm
500米 96mm 120mm 100mm
1000米 85mm 97mm 100mm
1500米 74mm 77mm 100mm
2000米 -----64mm ----100mm
在所有的总共41发备弹中,以Pzgr39型被帽穿甲弹的数量最多,一般在35%到50%之间,主要用来对付敌方坦克。而杀伤软目标的任务则交给了Sprgr39型曳光榴弹。如果幸运的话还能遇到一些穿甲能力极强的Pzgr40型碳化钨芯穿甲弹,用来对付东线装甲极为厚实的苏联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而由于当时钨在德国是属于非常稀有的金属,所以即便是能得到配给的数量也不过是寥寥数发而已,被追猎者的坦克手们当作对付苏联钢铁猛兽的压箱法宝,轻易不会使用。而Pzgr40的另一个显著缺点就是命中率要比Pzgr39低很多,这主要是由于炮弹重量较轻的缘故。(但可能跟火炮长度也有关联,毕竟虎式坦克的记录中,pgzr40的精准明显是最高的)追猎者所拥有的第四种标准配置的是Gr38HL型空心装药高爆弹。尽管比起Pzgr39,Gr38HL无论是在穿甲能力,命中精度还是破坏力上都要稍逊一筹,但空心装药既可反装甲,也可以打击软目标的优点也使得Gr38HL颇受德军装甲兵的喜爱。
在1000米范围内75mm Pak39型火炮的首发命中率是相当高的。在下面的图表中所给出的命中率估计值是指击中2米高,2.5米宽的装甲车辆的前身的概率,用百分比表示。在取定距离的情况下,第一个正常的数值表示为训练时的射击精度,而括号内的那个值则表示在实战中冷静沉着的坦克兵所能取得的成绩:
炮弹种类 Pzgr.39 Pzgr.40 Gr.38HL
范围 % % %
100米 100(100) 100(100) 100(100)
500米 100(99) 100(98) 100(100)
1000米 99(71) 95(58) 82(45)
1500米 77(33) 66(24) 42(15)
2000米 48(15) 21(6) 20(6)
2500米 30(8)
3000米 17(4)
而事实上这些命中率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真实作战情况下75mm Pak39型火炮的精度,由于对敌我车辆距离估算上的错误以及许多其他因素,真实的首发命中率要比这些数据所显示的低许多。当然,大多只要炮手能够瞄准目标中心稍上方并果断开火,一般能取得与括号内数据相仿的实战命中率。 “追猎者”拥有与盟军坦克相仿的甚至更好的爬涉障碍物或是穿越不同地形的能力,它相关的表现特征可以通过下列数据获得:
最大车速 40km/h
公路行驶车速 20-30km/h
越野车速 15km/h
最大公路行驶距离 180km
最大越野行驶距离 130km
越壕宽 1.3m
涉水深度 0.9m
过垂直高 0.65m
最大爬坡度 25度
路面单位压力 0.76kg/cm2 Jagdpanzer 38(t) Hetzer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15750kg
车长 6.38m
车宽 2.63m
车高 2.17m
引擎 Praga EPA AC/2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42/16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78/97 km
乘员 4人
火力装备 75mm PaK39 L/48 ; 1x7.92mm MG34/MG42
75mm:41发 ; 7.92mm:1200发
装甲 8-60mm
爬坡度 25?37?度
通过垂直墙高 0.65m
越壕宽 1.31m
涉水深 0.89m
平心而论追猎者没有猎虎战车的显赫威名,性能也不如猎豹全面突出,设计上的非议也不在少数,但正所谓瑕不掩玉,追猎者不但生产简单,而且可靠性高,2战中敌我双方都对其赋予了很高的评价,其战斗性能在战后也得到了众多欧洲国家的认可,捷克斯洛伐克就将其更名为SF-1继续生产了249辆,而瑞典的追猎者则服役到了六十年代,并且以其为蓝本设计了其第一代S系列坦克,而永远的中立国瑞士也对追猎者情有独钟,在1947年前后共以G13的编号购买了158辆(火炮改为75毫米STUK40型),作为其反坦克力量的核心,直到70年代才退伍。
可以说,追猎者在百年战车史上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功绩,虽然西方将其喻为最后的希望可能言过其实,但却道出了只有性能与产量的结合才是装甲车辆生产的真谛,而追猎者正恰恰是二战德国唯一符合这个信条的战斗车辆,只可惜德国人醒悟的太晚,追猎者也来得太迟了。
今次文章的主角是斯柯达的超级B速派(Superb),作为一款经历过兴盛同时也经历过衰败的车型,速派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十五年的历史。如今到了耄耋之年的速派却又焕发了第二春,成为斯柯达的当家车型,如此曲折离奇的经历其实也是见证了斯柯达品牌的历程。Supeb诞生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Praga、太脱拉以及斯柯达是汽车行业的三大巨头,太脱拉和斯柯达相信不用多介绍大家都有所耳闻,其实如果是上了年纪的北京人也应该听过Praga,1950S的中国北京就是用Praga的卡车改造成客车作为公共汽车的。 Praga和太脱拉在当时的捷克就如同丰田和本田于我国广东地区一样,占有很大的市场,而斯柯达为了跟它们竞争于是打算推出一款高端车型Superb。第一代Superb(1934-1949)
1934年,斯柯达将Superb实行量产,采用了一台2.5升直列六缸发动机,匹配3速或者4速变速箱,最高可以输出55马力,最高车速可达110km/h。 1937年,斯柯达委任Sodomka公司为Superb重新设计车身,并且换上了一台2.9升的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可以输出65马力。 1939年,斯柯达推出了Superb 4000车型,这款车型搭载了一台4L的V8发动机,最高可以输出135马力,最高车速可到135km/h。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柯达Supeb还推出了军用版车型,用来作为高官用车、战地通勤车以及军用救护车,但二战结束以后百废待兴,人们没有能力够买得起Supeb这一款高端车型,所以最终在1949年停产了。斯柯达大众时代的第一代Superb(2001-2008)
1989年由于东欧剧变,捷克的社会经济体系崩塌重组,斯柯达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此时大众向斯柯达抛出了橄榄枝,愿意在资金和技术上帮助斯柯达,所以斯柯达也就成为了大众旗下的子品牌。 找到了靠山以后,斯柯达开始重新组建自己的车型产品战线。斯柯达的想法是推出一款兼具豪华和实用的车型来告诉世人斯柯达还活着,于是战后停产了的Superb就成为首选。 由于当时大众的帕萨特B5取得非常大的成功,所以斯柯达就模仿B5复活了Superb。第一代的Superb采用帕萨特B5国产的加长PL45平台建造,外观也使用了帕萨特B5的设计风格,内饰和三大件也与帕萨特B5共用,基本上就是一个换标的帕萨特B5。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第一代Superb没有进入到国内,但上海大众2005年推出的帕萨特领驭就是照着Superb来生产的。第二代Superb(2008-2015)
斯柯达在靠复刻帕萨特B5成功复活Superb之后,也想尽力摆脱翻版帕萨特的称号,于是第二代的Superb虽然底子里还是帕萨特的PQ34平台,但外观已经有了显著改变。 并且为了让消费者从本质上觉得Superb与帕萨特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代Superb采用了一个两段式的尾箱盖,它的车身设计是明锐那样的两厢掀背,但是尾门可以像三厢车的尾箱那样只开一个小口,或者像掀背车一样整个掀开。同时为了显现出档次,这个尾门还是电吸门。 第二代的Superb有掀背设计保证了实用性,同样也没有忘记注重豪华。车辆配备了定速巡航、自动泊车、后排座椅加热、氙气大灯、触控屏等配置。 动力方面由于斯柯达一直就不曾拥有属于自己的动力系统,所以后无疑问的还是用了大众的EA111的1.4T发动机和EA888的1.8T发动机,顶配车型则是大众传奇的3.6升VR6发动机。 2009年上汽斯柯达将Superb引入了中国市场,并且取名为昊锐,售价为17.99-25.09万元第三代Superb(2015至今)
其实第二代的Superb还是隐约会有帕萨特的影子,而到了2015年的第三代Superb,外观上已经完全和帕萨特相差十万八千里。第三代Superb的设计师使用了VisionC概念车的钻石切割设计,让新一代的Superb更加棱角分明极具攻击力。 第三代的Superb换到了大众最新的MQB平台上打造,三围尺寸和轴距变得更加大,标志性的掀背配合时下最流行的短鸭尾设计让新一代Superb更加时尚,不过稍微有点惋惜的是上一代的两段式尾门就没有了。 动力方面,第三代Superb采用了大众的EA211型号1.4T和EA888型号2.0T发动机,匹配的是七挡双离合变速箱。配置方面则新增了盲区提示、自动刹车、车道保持等安全装置,还有博格华纳的四驱系统以及DCC动态底盘悬架。 2015年年底,上汽斯柯达将第三代Superb引入了中国市场,第三代的Superb没有使用昊锐这一中文名字,改而采用音译的方式命名为速派。在前期速派和昊锐还曾一同在市场上销售,随后昊锐停产,Superb在国内就是速派了。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