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集团: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你看好小米造车吗?

2.百亿美元造车,小米真的“亏得起”吗?

小米汽车值得去吗_小米汽车评价怎么样可靠吗

小米造车有望4月立项的消息确实让不少人感到震惊,但也有不少人对小米是否能造出车表示怀疑,毕竟小米所处的行业领域与汽车行业领域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不过,小米怎么说也是手机行业的巨头之一,有着充足资本进军汽车领域,而且小米的生态链其实已经很完整了,所以我还是比较看好小米造车的。

一、小米有着充足资本进军汽车领域

在小米之前,阿里和上汽、华为和长安都已经进行了合作,苹果也要开始造车。由此可见,在这方面,几家巨头公司的态度都很一致,将未来发展的重点放到了汽车上。在这种情况下,小米进军汽车领域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并且对于小米来说,它已经发展到了手机行业的顶峰,是手机领域巨头之一,每年手机的销量都很不错,也让小米累积了充足的资本进军汽车领域。虽然说汽车领域确实一个很烧钱的领域,但如果有手机业务不断提供资金,小米在这方面看起来也没多大问题。

二、小米的生态链很完整,这让它有着不小的优势

基于MIUI系统的成功,小米成功推出了自己的手机,也要MIUI系统的生态链得到了发展。并且在随后小米推出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笔记本、扫地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再加上音响、智能门锁等智能硬件,将MIUI系统的生态链完全整合在一起,可以说是极大方便了用户。再加上未来汽车与互联网互相接入又是趋势,汽车往智能化发展也成为了必然,这使得拥有足够完整生态链的小米在这一方面有着不错的优势,可以让它在汽车防盗、导航、车载系统方面有所领先。

总的来说,我还是挺看好小米造车的,也希望它能造出车来与其它几家公司一起竞争,给消费者多一些对比也多一些选择。

小米集团: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你看好小米造车吗?

年初,雷军高调的宣布小米造车,小米手机已经成全球第三,接下来,小米 汽车 会成吗?

我们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只能梳理过去小米手机为什么能成,给大家一些思考。我们也不框定什么是组织能力,听听大佬怎么说。

一、雷军谈小米的成功

去年4月份,雷军有一个小米十周年的讲话,他总结小米的成功,简单可归纳4条:

1、聚人才

雷军说,创立小米干的第一件最了不起的事情是什么?是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汇聚了在各个领域里面超一流的人才。

雷军说,很多人说我们找不到人。我只问一句,你们每天有多少时间在找人?至少在小米创办初期,我每天都跟大家谈到凌晨两点,从早上九、十点钟开始,我百分之百的精力在招人。

我把所有可能的人列成名单,我是一个一个亲自给每一个工程师打电话,约他出来一起聊一聊。其实刚开始很难,他们不相信我能做得成。所以,我们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招人。

2、抓风口

雷军说,我觉得小米做到今天,除了我们找了一帮优秀的人,觉得最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我们站在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时间点,就是我讲的台风口。这个成功99%的原因是因为台风口。

雷军强调说,找准时间点很重要,小米创办的时间点刚刚好。我们内部也反复商量说要是再早个半年、一年可能更好,但是我认为我们已经是95分的时间点,如果你比小米再晚一两年进入这个市场,其实机会也不大了,成功的困难会提高很多。

换个说法,就是“小米抓住机会的能力”太强,这次雷军果断的造 汽车 ,感觉“台风口”又来了。

3、拼

雷军说,小米成长得到了 社会 各界的支持非常重要,包括股东。因为没有这些你是做不起来的,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拼的过程,哪怕它帮了你,之后贡献不大了,但是你不能说第六个馒头吃饱了,前五个馒头就不重要。

雷军还强调,在小米在成长过程,更离不开国家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和帮助。大家能看到的,雷军每年年初参加两会都跟劳模一样。

4、赢口碑

雷军形容小米与用户的关系是“鱼水情”关系,强调“坚持和用户交朋友, 做产品的时候做到用户能够尖叫,让用户发自内心深处觉得你的产品好”,这的确是小米的特长。

雷军说,赢得口碑背后要超过用户预期。

怎样才超预期呢?雷军说,

大家留意一下,雷军谈小米的成功,绕开咨询公司或其他大厂通常会说——战略、文化、价值观、更侧重的是:产品,用户,市场,创新。

二、梁宁谈小米的成功

产品思维大咖梁宁认为,小米的成功核心是——拼效率,这个“效率”有三个含义:

1、创新效率——小米的护城河

2011年,小米手机一代发布,三年时间就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在全球的硬件企业中,这基本上是绝无仅有的成长速度。

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小米挺困难的,但是在2017年奇迹般地逆转了。

梁宁认为,小米崛起的背后是在进行一场“效率革命”——小米用1亿人民币来研发一款手机,单款小米手机的研发投入可能是同行业的10倍,但是总研发成本,小米却是其他品牌的1/10。

2、智能效率——小米的逆袭

2015年和2016年两年是小米的负向周期,小米前途堪忧。

梁宁说,这个时间段,因为oppo、vivo快速做了渠道下沉,开 60万家专卖店。而小米一心一意专注在线上,错过了县、乡市场的线下换机潮,这是小米掉队的本质原因。

后来,小米开始重视线下,迅速把渠道扩张成了一张立体的网。线下零售做到了27万的坪效(全球第二),并开1000个小米之家,最有突破性是,小米利用个人流量一年的时间开了20万家小米小店,小米是开到100万家。

梁宁总结,小米这次逆袭靠 “智能效率”——背后是小米长期积累的用户数据、网络数据。

3、管理效率——成果数字化

梁宁说,小米打造了一个全员面对用户的组织结构,接受来自用户的压力。你让员工修改一个东西,两个人是要相互说服的。

如果你要拿领导的权威去压他,他可能就会说那我改吧,但心里不服气。如果这个建议是来自用户,这个员工自己就默默改了,他加班也得改,而且心服口服。

用雷军自己的话来讲:互联网把人数字化了,把每个人的工作成果全都数字化了。每个人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数字,数字自然会对人产生压力。

总结,小米成功是不是靠“效率革命”不好下结论,可以下结论的是,梁宁重新定义

了“效率”。

三、刘润谈小米的成功

刘润前段发了一篇文章,重点提到他专访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王川分享小米创新管理方式:超级扁平化、网状组织。

文章写得比较细,有很多工具,推荐HR去读。

1、超级扁平化

小米3万人,按管理幅度6算的话,得5000多基层经理,怎么可能还“扁平化管理”呢?

王川提到,解决问题靠用新方法、新工具,比如开会,小米就用不说话只打字的“飞阅会”。

常规的开会是用声音开会的,而且声音有独占性,“飞阅会”就鼓励用文字在线上开会,打破声音的独占性,而且开会的文档不用PPT,开会的时候,汇报人不说话;

要求与会者自己看文档,有问题可以文字提出,汇报人跟进。这就相当于开会的有人举手提问。

2、网状组织

传统的树状组织(科层组织)容易遇到一个问题,比较依赖单颗中央处理器(CPU)的算力来决策,如何改进这个bug?

一是进化到矩阵组织,但矩阵组织还是有天花板,二是直接进化到网状组织。

谈到网状组织的时候,王川举例,小米用到“飞书”的两个功能,一是“@”(集结号),@重点是提醒、召集,瓦解了传统汇报关系,以“事”把大家串联。二是“ ”(解散号),事情完了,大家就地解散。

“用@集结,用 解散”之后核心逻辑是,所有人都可以在一张网上,守候着各自的节点。以前是“事儿围着人转,现在是人围着事儿转”,一旦有“事”,聚是一团火;一旦完成“事”,散是满天星。

当然,靠一个方法、一个工具就试图解决“科层组织”的bug,显然是不科学的。不过,小米在管理创新上的 探索 ,依然值得我们去肯定和学习。

四、晚点团队谈小米的短板

晚点团队今天最新的文章《进攻与防守,小米造车后的双重组织架构》,上来就点出小米的软肋——小米的组织能力尚未经过大考。

前面我们提到小米有很多优点,也适当了解小米的短板,看看晚点的观点:

1、雷军管得太细

雷军过于追求对执行细节的掌控。据《 财经 》杂志报道,发布会前,雷军会仔细研究 PPT、文稿,看每一个条目、用词,他不希望有任何差错。

小米前硬件产品负责人说,只要做产品,“最终面对的那个人绝对是雷总”。产品开发过程中,雷军会直接向负责人提出不少要求,不论对方是否直接向他汇报。

小米的一位投资人曾评价,雷军作为管理者,缺点是 “太勤奋了”。这挤压了雷军本人做战略思考的时间和下面管理团队的成长空间。

2、高管培养不足

2018 年小米上市后不久,启动了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四块业务被重组为十个一级部门,由一批以 80 后为主的年轻高管分别负责,直接向雷军汇报。

雷军曾说,小米要 “着手培养、提拔一大批年轻管理干部”。但三年过去,那批一级部门总经理中,只有当时负责小米有品电商的高自光晋升为集团副总裁,并进入了手机核心业务。

去年,原本由这些年轻后备干部领导的一级部门又被重新整合。总得说来,上一轮小米对内部青年高管的 提拔和培养“难说成功”。

3、组织能力需补课

小米今年大规模招聘了 5000 名应届毕业生,直接推动员工数量从今年 3 月底的 2.3 万人增至目前的约 3 万人。雷军此前一直谨慎对待公司扩张,上一次增长 7000 人,小米用了 39 个月。如此多新人会不会将给小米的管理带来新的冲击?

雷军名言:“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随着小米原有主业,手机业整体增长见顶,小米到了要回答 “没有风口怎么办” 的阶段。

小米目前的应对之法,一是造车业务去寻找新的增长,从 0 到 1 进入一个新领域,雷军已有成功经验。

而提升小米原有业务的组织管理水平,这项任务也许更难。关键是雷军准备all in 造车去了,成立 11 年的小米,组织能力面临着大考。

晚点这次文章着力点不是小米造车的能力,而是小米手机原有的组织能力。

五、小米 汽车 能成吗?

如果小米 汽车 要赢,靠什么?在年初雷军宣布造车的长文上,他强调3点:

1、抗造能力——跟友商比,我们有钱

雷军说,“目前小米有稳健增长的全球第三手机业务,有最好的智能生态,还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未来十年,我们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不用说, 汽车 肯定比手机要费钱,雷军说到,小米造车要担当的行业风险——百亿级的投资,三五年才能见效。

2、用户预期——跟友商比,我粉丝多

雷军说,发布会前,我们在微博上做了个调查,结果有超过95%的网友支持小米造车。

他还提到一个帮小米粉丝改造一辆智能房车和一个买了35万小米产品粉丝故事,情怀满满。

跟其他造车企业比,小米比较善于“捕捉”用户期待,也可以理解小米造车有“人味儿的”的初心。

雷军说:“我期待,在全球每一条路上,都有小米智能电动车驰骋的身影;我相信,小米能让我们的每一位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沉浸在 科技 带来的幸福生活中。”

3、亲自领路——跟友商比,我身体强

跟马云、刘强东退居二线、马化腾等互联网大佬退居二线,这次小米造车,雷军又一次亲自上阵。

雷军说“这一回,我将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很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 汽车 而战!”

读雷军这篇文章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他几段“心路历程”:

“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创业者到投资人,从互联网到硬件,都是认知结构和人生阅历的巨大翻新。这几次重大的蜕变都需要无畏的勇气、坚定的意志、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对抗巨大痛苦的韧性。”

“每一次进入新的领域,过去的知识、经验、声望、荣誉,大部分都清零了,你能依靠的,只有一颗一往无前的心。”

“手机业务好不容易才重回世界第三,这一仗还没真正打完,做车会不会分心?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时代的大潮面前,我们将何去何从?”

“我们敢不敢干?在困难面前敢不敢亮剑?我反复问自己,我还能有十年前一样的勇气,十年前一样的决心,甚至十年前一样的体力吗?”

刚一开始读这个,会有鸡汤感,多读几篇就上头了。文章最后,献上我们的祝愿,希望小米 汽车 能成吧。

百亿美元造车,小米真的“亏得起”吗?

看好。从小米的各行各业营销以及各种产品,我觉得他能够把车做好。可能大家见过最厉害的造车莫过于就是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相信如果小米的出现,必将会对这个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米一直以性价比著称,如果他在这个行业发生竞争,说不定有一席之地的。

一、小米之前投过了个汽车的。

小米之前投资过汽车,这次通过这次造车,我相信它应该是早有预谋预判的,他是想通过之前的投资,现在进行批准投进入这个行业。虽然,小米进入有一点晚,但是与特斯拉以及其他行业的大佬来说。他们拥有的是前人的经验,前人做过了很多弯路应该不会碰,小米出现杀的就是性价比,想必不是前人的错误。

二、雷总在做事时也是非常有考虑的。

雷总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雷军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在做很多事情时都非常亲民,比如说做手机性价比优先。他公开说他赚到的钱非常的少,但是很少有企业会这样。但是小米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通过线上渠道,把自己的产品推到给他使用过的用户,用户觉得好就会买他的商品。

三、小米的口碑很不错。

根据我个人的看法,米粉有一大堆,对小米好评的也有很多的。比如它的开发版能够入root,其他手机很少能够进行,另外性价比也是一个高门槛,其他的手机很少与小米进行杀价,坑价等等。但是雷军与小米可以说很厉害,能够大杀四方。从当初一个比较小规模的企业,慢慢的变成一个大企业,可以说是经历的风霜雨雪了。

其实在我们认知当中。哪个企业想要变得强有力。这个光有钱是不行,必须要有一个理念。小米的做事风格也是很好的,虽然一开始受到很多的一些不利于他发展的评价,但是随着它发展,我发现它越来越很像一个成功的企业,直至这次出货量能够拿到第一,可以说是很厉害了。

“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所有战绩和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雷军在新机发布会上发出掷地有声的誓言,现场掌声与欢呼雷动。

3月30日,多次“辟谣”的小米终于官宣智能 汽车 业务立项。小米表示,将为此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雷军将兼任该业务首席执行官。为此,小米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

“造车是必然的,3月24日在周受资的送别会上,雷总还在说他在学习 汽车 产业的玩法。”一名小米内部人士告诉搜狐 科技 ,并没有对小米做出造车的决定感到意外。

小米造车的优势与劣势在哪?小米与华为 汽车 业务的差异是?造车能为小米带来什么?搜狐 科技 访了多位行业人士,聊了聊他们对小米造车的看法。

路探明了才入局

关于造车的具体形式、团队规模等消息,小米还未正式透露,但业界的相关讨论已经非常热烈。一位 汽车 行业从业者告诉搜狐 科技 ,小米选择这个时间点入局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互联网造车不是新概念了,小米显然是等有人把路探明了才入局。”

他坦言,刚开始对小米造车有所顾忌,担心造车会导致分心。“手机这场仗还没打完,做车会不会分心?”

小米正式调研造车是从1月15日开始的,在过去的75天内, 雷军称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进行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2次正式董事会。

小米也早已提前进行了专利布局。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小米集团与 汽车 有关的专利已达834件,相关专利的价值超过1亿美元。小米 汽车 相关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96%,领域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领域, 汽车 的零配件专利占比较低。

小米“造车”,华为“帮车企造车”

同样作为手机Top品牌,小米和华为也均选择发力 汽车 业务,但两者暂时选择了不同的业务模式。

小米直接造车,而华为多次强调不造车。华为定位面向智能网联 汽车 的增量部件供应商,涉及车载系统、 汽车 核心零部件等,目的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一位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内部人士告诉搜狐 科技 ,“非常欢迎小米造车,或许我们又多了一个潜在客户”。

作为供应商,华为与车厂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如果做整车则意味着与行业为敌。有行业人士举例,华为造手机所以其他厂商不敢用鸿蒙,而如果华为自己造车,估计也没车企敢用华为的软件平台。

对于两位手机巨头选择的两种模式, 汽车 行业分析师钟师评价称,华为着重做 汽车 业的“大脑”和“耳目”,暂不直接做整车制造。小米一贯是做B2C的终端消费产品,基本不做B2B的中间产品。“他们都选择对自身合适的业务模式。”

100亿美金造车算多吗?

事实上,对于小米来说,入局的这个陌生领域并不简单,尤其是投入费用高、周期长的 汽车 行业。

此前贾跃亭和恒大联合造车,结果贾跃亭半年就耗尽了8亿美元投资,并向恒大提出“再提前预支7亿美元”的要求。

作为国产造车新势力中的老大哥,蔚来 汽车 CEO李斌曾直言,“知道造车烧钱,但没想到这么烧钱。”亏损是电动 汽车 行业难以回避的困难,三家造车新势力至今未实现盈利。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蔚来 汽车 净亏损53亿元,理想 汽车 2020年净亏损1.52亿元,小鹏 汽车 2020年净亏损为27.32亿元。

雷军也表示,非常清楚 汽车 行业的风险,“造车要动辄上百亿的投资,而且至少3-5年才能见效。”但同时,他认为现在的小米已经不是当初的小米,小米有108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储备“亏得起”,并且目前公司研发团队人数过万、手机业务位居全球前三,有全球最完善的智能生态。

深度 科技 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搜狐 科技 表示,小米造车的优势主要是品牌建设推广和营销包装,主要的挑战是来自于技术积累、团队建设和业务运营, 如何吸纳相关人才、建设 汽车 团队是一个很大的看点。

“小米此前对智能 汽车 有投资经验,但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从软件方面来说,智能 汽车 需要底层操作系统,算法,路测数据等方面技术和经验;从硬件方面来说,智能 汽车 需要三电系统、智能芯片,以及硬件制造的技术和经验。“

有小米相关人士告诉搜狐 科技 , 小米可能更倾向于做贴牌。 “如果小米自己生产 汽车 会造成巨大的固定成本压力,而代工还得看厂家的沟通情况。”

钟师认为,目前看小米暂缺乏造车的经历和经验,但这个可以通过吸纳聚集全国的 汽车 人才来解决,只要小米统帅指挥得当。

渠道方面,一位从业时间超过5年的 汽车 零售人员告诉搜狐 科技 ,现在 造车新势力和老牌主机厂都瞄上了商圈店,“但是国内核心商圈是有限的,现在入局会是个问题”

造车为小米能带来什么?

手机行业天花板已现,巨头们纷纷想寻找新的增长空间,而智能 汽车 业务则是是风口中的风口,不止小米,华为、苹果等 科技 公司也纷纷跨界涉足 汽车 业务。

张孝容认为, 科技 巨头布局新能源 汽车 ,主要原因有二:首先这是未来潮流所在,得 汽车 得天下;其次有政策驱动,这个行业投入巨大,但是有优惠政策和补贴。“ 况且就算自己做不好,也可以炒炒股价,利多弊少何乐而不为?”

在资本层面,造车消息可能对小米股价形成利好,在业务层面,造车可能为小米带来新的盈利点。

此前关于小米造车的市场传言一波接一波,小米股价也曾受到明显的消息面利好。比如,2月19日《晚点 LatePost》报道称小米已确定造车,小米股价随之涨幅超10%,3月26日有传言称小米和长城 汽车 合作造车,小米股价随之涨超6%。

“手机产业有了天花板,难以进一步突破,而且原先产业过于竞争饱和后,势必盈利率逐年递减。所以必须要开辟新的产业模式来规避潜在的风险。“钟师认为,小米旁开造车一脉可以撬动资本市场,产业结构得以显著升级。

综合来看,造车是风险也是挑战。雷军也曾反复纠结,但下定决心之后,他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决心,“我做好了再全力冲刺至少5到10年的准备,我们将以巨大的投入、无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来面对这全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