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汽车结构_微型车设计
1.史上最全汽车入门知识图解大集合
2.小型汽车和中型客车是如何界定的
3.汽车车身分类及作用
4.车身结构可分为几大类。
汽车按尺寸大小可以分为小型车、中型和大型车,而现在的汽车又有一个微型车的尺寸概念。那么微型车和小型车的区别是什么?
级别不同:微型车属于A00级车;小型车属于A0级车。
排量不同:微型车发动机排量在0.8~1.2L之间;小型车发动机排量在1.0~1.5L之间。
车身长度不同:微型车长度在3700mm以下;小型车长度在3700~4300mm之间。
轴距不同:微型车在2000~2300mm之间;小型车轴距在2300~2600mm之间。
史上最全汽车入门知识图解大集合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缩紧,新能源汽车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马路上到处都可见新能源汽车。而在二三线城市,微型的纯电动汽车更受欢迎,大爷大妈和年轻女性都喜欢这种微型的电动汽车,用来代步或者买菜非常方便。这次雷哥给大家推荐两款比较有名的微型电动汽车新宝骏E300和比亚迪e1,还是挺不错的。
新宝骏E300
在微型汽车的设计方面,设计师都喜欢将它们设计成呆萌的存在,看起来比较讨喜,但新宝骏E300这款纯电动汽车不仅看起来呆萌,同时也具备非常科幻的视觉效果,用了双色车身的搭配,如同套娃一般的造型设计,都很容易让人另眼相看。而在细微之处,新宝骏E300前后都有着方正式的灯圈造型,侧面门把手还是用了弹出式设计,这些都可见设计师的用心之处。
而内饰部分,新宝骏E300打造十分简约,整个中控台没有太多的功能按键,就连中控屏幕也省去了,导航和多媒体应用全都通过液晶仪表来实现,同时E300也具备有智能语音控制,可以通过语音来操作车内大部分功能,而液晶表盘是10.25英寸的大屏,背景显示效果都非常清晰明了。此外E300方向盘是用了两幅式设计,两侧功能按键都是用了触控式操作,科技感营造的比较强。
空间表现上新宝骏E300的长宽高分别为2894mm/1655mm/1595mm,轴距达到了2020mm,内部提供了3座与4座两种座椅布局,实际空间表现一般,不过短途乘坐影响不大,当然3座在与4座相比之下,空间会更宽敞一些。而4座版可以载下一家4口出行。
动力方面,新宝骏E300是用了单电机后驱,电机最大功率可达40kW,最大扭矩可达150N·m,而电池是用了三元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可达305km,而快充时间最快只要1.17小时。动力上E300可以满足日常驾驶,续航是它的一大优势。
比亚迪e1
比亚迪的电池技术非常有名,旗下的众多纯电动车型也都表现不错,像旗下的微型电动汽车比亚迪e1就凭借着较高的性价比与自主生产的核心三电技术获得了不错销量,特别是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最受欢迎。
外观上,比亚迪e1的整体造型其实与燃油版的比亚迪F0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整体轮廓基本变化不大,可能e1这款纯电动汽车就是用了F0框架结构,不过在细微之处也可见其不同之处,其中前脸就用了全封闭式的进气格栅,大灯组的双圆环设计也变得更加圆润。而尾部造型更加饱满与立体,立体式的圆环尾灯造型与前大灯组保持着较强的呼应。
内饰方面,比亚迪e1设计的也是非常简洁,中控区域用了双色的配色搭配,大面积的饰板加入,让它并不显廉价感。而比起新宝骏E300来,e1是搭载有中控屏幕的,并且还是用了比亚迪新一代车型上出现的可旋转式悬浮屏。8英寸的屏幕虽然尺寸不大,但装置在小巧的e1车身上非常和谐。同时在仪表台区域也用了一块8英寸的液晶表盘。而方向盘是用了三幅式设计,在右侧也带有多功能按键。
比亚迪e1车身尺寸分别为3465mm/1618mm/1500mm,轴距达到了2340mm,而作为一款微型车,双排的座椅布局后排的乘座空间肯定会受到影响,同时行李箱容积也会比较小,不过在放倒后排座椅的情况下倒是有充足的储物空间。
动力方面比亚迪e1是用了单电动驱动,为前置前驱。最大功率为45kW,最大扭矩为110N·m,最大续航里程305km,动力表现与续航里程与新宝骏E300相差不大,能满足日常驾驶需求。
总结:
新宝骏E300和比亚迪e1这两款微型纯电动汽车都有各自的特点,像新宝骏E300颜值很高,还搭载有智能车联网系统,科技感也强。而比亚迪e1同样也有不错的科技感,并且在价格方面更有优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型汽车和中型客车是如何界定的
史上最全汽车入门知识图解大集合
1、常见汽车的分类:
轿车:
轿车是指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的汽车。包括驾驶者在内,座位数最多不超过九个。通常分为两厢轿车和三厢轿车两大类,共同点是车身高度较低,底盘离地间隙较小,通常为5座设计。
1、常见汽车的分类:
SUV:
SUV的意思是运动型多功能车,也俗称“越野车”(虽然他们本质上略有差别)。常见的分为5座和7座。按照SUV的功能性,通常分为城市型与越野型,现在的SUV一般指那些以轿车平台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既具有轿车的舒适性,又具有一定越野性的车型。
1、常见汽车的分类:
MPV:
MPV(Multi-Purpose Vehicles)直译过来就是多用途商务车,简称商务车。多用途汽车,是从旅行轿车演变而来,它集旅行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一般为两厢式结构,可以坐7-8人。
1、常见汽车的分类:
跑车:
顾名思义,跑车就是比较能跑,跑的快的车。属于一种低底盘、线条流畅、动力突出的汽车类型,其最大特点是不断追求速度极限。
相对轿车来说,跑车比轿车车身更低,动力更强。从外观上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拍扁的轿车”。
1、常见汽车的分类:
微型客车(面包车):
面包车其实是微型客车,也就是单厢车的通俗叫法,常见的有7座、8座、9座,通常超过9座以后就叫客车了。另外,比较高档的面包车也被称为商务车。
作为家用汽车,微型客车仍有一定的市场。这是因为它相对轿车(包括微型轿车)而言,车价较低,维持费用也低;尺寸小,便于停放;装载量大。
1、常见汽车的分类:
皮卡:
皮卡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的车,可以理解为前面是SUV或轿车的车头,后面加上一个小货斗,就是皮卡了。它是前面像轿车,后面带货箱的客货两用汽车。
2、哪些车是两厢车?三厢车:
三厢车,顾名思义,将车分为了三部分:发动机部分,乘客车厢部分,和空间较大并与乘客车厢相隔离的后备厢部分。三厢车由发动机、乘坐舱、后备箱组成。
两厢车,由于后备厢结构较紧凑,并且与乘客车厢是相通的,一体式的,所以两厢车则是没有了后备箱。也就导致了两厢车和三厢车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优缺点。两厢车由发动机、乘坐舱组成。
3、车身规格:
现在各汽车厂商对于车身规格的标注,基本上都统一了,如车身总长、轴距、轮距、前悬、后悬等,有些参数如车身总宽、总高会略有不同。买车时想知道一辆车大小如何都是根据车身总长,轴距等参数来对比的。
4、汽车通过性能指标:
汽车通过性指的是在一定车载质量下,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和克服各种障碍的能力。比如在了解一款越野车时,会经常看到一系列的参数,如最大爬坡度、最大侧倾角、最小离地间隙等等。
5、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汽车的整个车身,是为一体的,没有贯穿整体的大梁,发动机、传动系统、前后悬挂等部件都装配到车身上,车身负载,通过悬挂装置传给车轮。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平直路上行驶很平稳、固有频率低、噪声小、重量轻,广泛应用于轿车上。当然底盘的强度是不及有大梁结构的非承载式车身,在车的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时,车身会发生变形。
优点:
1、质量轻,整体弯曲和扭转刚度好。
2、车室地板低,车辆高度尺寸小。
3、以薄板加工为主,且可用点焊焊接,所以易于批量生产。
缺点:
1、路面和发动机等的噪声及振动容易传入车身。
2、因为用整个车身来确保刚度,所以很难改造。
6、非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通过橡胶软垫或弹簧与车架作柔性连接。车架是支撑全车的基础,承受着在其上所安装的各个总成的各种载荷。车身只承受所装载的人员和货物的重力及惯性力,在车架设计时,不考虑车身对车架承载所起的作用。
7、非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有根大梁贯穿整个车身结构,底盘的强度较高,抗颠簸性能好。就算车的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也是由车架承受,不会传递到车身,所以车身不容易扭曲变形。
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多用于货车、客车和越野车上。不过由于非承载式车身,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有些高级多的轿车也使用。
优点:
1.除了轮胎与悬架系统对整车的缓冲吸振作用外,挠性橡胶垫还可以起到缓冲、适当吸收车架的扭转变形和降低噪声作用,既延长了车身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广泛应用于高级轿车和部分中级轿车上。
2.底盘和车身可以分开装配,然后总装在一起,可以简化装配工艺,便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优点:3.有车架作为整车的基础,便于汽车上各总成和部件的安装,同时易于更改车型和改装成其它用途的车辆。
缺点:
1.由于设计计算时不考虑车身承载,故必须保证车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导致整车自重力增加。
2.由于底盘和车身之间装有车架,使整车高度增大。
优点:
3.车架是汽车上最大而且质量最大的零件,必须具有一系列复杂而昂贵的制造设备。
汽车车身分类及作用
根据《机动车类型 术语和定义(GA 802-2008)》规定:
小型汽车和中型客车主要界定的因素是载客量,小型车辆载客人数为9人及以下,中型客车载客人数为10人以上19人以下(含19人)。
按客车总重或设置座位数常分为大、中、小、微型。 大型:车长大于等于6m或者乘坐人数大于等于20人。乘坐人数可变的,以上限确定。
乘坐人数包括驾驶员(下同)。 中型:车长小于6m,乘坐人数大于9人且小于20人。 小型:车长小于6m,乘坐人数小于等于9人。 微型:车长小于等于3.5m,发动机气缸总排量小于等于1升。
扩展资料:
区别
中型客车是指车辆公告中乘坐人数大于9人且小于20人的载客汽车,车牌的颜色为黄颜色。小型客车是指车辆公告中乘坐人数小于或者等于9人的载客汽车,微型客车是指发动机气缸总排气量小于或者等于1升的载客汽车。车牌的颜色为蓝颜色车牌的载客汽车就是:小型载客汽车。
客车按总体结构可分为单车和列车。单车是基本车型,按客车总重或设置座位数常分为大、中、小、微型。
大型:车长大于等于6m或者乘坐人数大于等于20人。乘坐人数可变的,以上限确定。乘坐人数包括驾驶员(下同)。
中型:车长小于6m,乘坐人数大于9人且小于20人。
小型:车长小于6m,乘坐人数小于等于9人。
微型:车长小于等于3.5m,发动机气缸总排量小于等于1.3升。
百度百科-中型客车
百度百科-小型载客汽车
车身结构可分为几大类。
)客车车身 客车车身按车身的大小、特点分为以下两种。
1、汽车车身,分为4门车身、2门车身、双座车身、活顶车身及客货两用车身等。按照顶盖的结构又分为移动式顶盖、折叠式顶盖、可拆式顶盖等。
2、大客车车身,包括城市公共汽车车身、长途客车车身和旅游客车车身等。
(2)货车车身一般包括驾驶室和货厢两部分。货厢能够分为传统式货厢、封闭式货厢、自卸式货厢、专用车货厢和特种车货厢等多种。
按车身壳体的结构型式分类
(1)车架式具备完整的骨架(或构架),车身蒙皮固定于已装配好的骨架上。
(2)半车架式只有部分骨架(如单独的立柱、拱形梁和加固件等),它们彼此直接相连或者借蒙皮板相连。
(3)整体式无骨架,利用各种蒙皮板连接时所形成的加强筋来代替骨架。客车和较大型车厢多用车架式,汽车和货车驾驶室广泛应用整体式。
按车身的受力情况分类
(1)非承载式车身 用弹性元件和车架相连,车身不承受汽车载荷。
(2)半承载式车身和车架系刚性连接,车身承受汽车的一部分载荷。
(3)承载式车身全部载荷都由车身承受,底盘各部件能够直接与车身相连,因此取消了车架。承载式车身具有更轻的质量、更大的刚度以及更低的高度。
车身按汽车尺寸分类
(1)紧凑型汽车又称为经济型汽车,车身为最小级别。它一般用小型的4缸以下发动机,质量较小,燃油经济性较高。
(2)中高级汽车它一般用41、6缸、8缸发动机,具有中等的质量和外形尺寸。通常用整体式车身结构,但是一些老款车仍旧用车架式车身结构。
(3)豪华汽车 它是汽车中尺寸最大的。由于它尺寸比较大,因此质量比较大,一般用高性能的V8发动机。豪华汽车用整体
车身按汽车车身结构分类
(1)普通汽车这种车通常都有前座和后座,适合4人或6乘坐,并可分为2门或4门汽车。
(2)硬顶汽车 这种车有前座和后座,金属顶盖,一般以没有门柱或有B立柱为特征。它也能够分为2门和4车。
(3)敞篷车 目前敞篷车具有塑料顶篷,它能够升起或落下。
像硬顶汽车一样,敞篷车没有门柱,根据需要能够制造成有或者没有后窗的。它有2门和4门型式。
(4)掀背汽车这种汽车分3门与5门型式车尾部有行李厢,行李厢盖向上打开。
(5)旅行车这种车分为3门与5门型式。顶部向后延伸到全车长;车后部有宽敞的后备厢,尾门是后备厢的入口。
(6)多功能车(SUV)这种车一般用四轮驱动,离地间隙比通常的汽车高,常归到越野车一类,能够在雪地和泥泞路面顺利行驶。
(7)厢式车 这种车的厢形车身宽大,增大内部空间。全尺寸厢式车一般用全周边式车架和前置后驱的型式。微型厢式车体形较小,一般用整体式车身结构和前置前驱的型式。
(8)轻型卡车 这种车一般称为皮卡车,它的驾驶室和车架一般是独立的。大多数轻型卡车使用前置后驱的型式,有些是四轮驱动。
汽车车身结构可分为三大类:
1、非承载式车身,又称底盘大梁架。
车架与车身的连连通过弹簧或橡胶垫作柔性连接。发动机、传动系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这种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吉普车上,也有少部分的高级轿车使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2、承载式车身
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这种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具有质量小,高度低,没有悬置装置,装配容易等优点,因此大部分的轿车用了这种车身结构。
3、半承载式车身
车身与车架用螺钉连接、铆接或焊接等方法刚性连接。在此种情况下,汽车车身除了承受上述各项载荷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固车架,分担车架的部分载荷。
承载式车身的优缺点:
1、优点是具有较高的抗弯曲和抗扭转的刚度,自身质量轻,能更有效地利用客厢内空间。
2、缺点是由于传动系和悬架直接装在车身本体上,道路载荷及振动直接传到车身,故必须取有效的隔声、防振措施,车身损坏时修复较困难,对车身本体防腐蚀性要求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车身结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