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人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2.深圳特区迎40周年 新能源巨头比亚迪能否引领向前?

3.云南: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_新能源汽车制造城市

由|破浪图文集团出品

文字|赵

编辑|张丽娟

新能源普及方面,中国距离新能源汽车大国挪威最近的地区,没有想到海南。(挪威样本)

海南,一个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岛屿,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三亚、海口和三沙群岛作为它的旅游景点。

独特的地理优势使这个岛成为热门的度胜地。其发达的旅游业往往忽略了其作为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地位。此外,它是中国第一个新能源高度普及和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试点。

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15年以来,海南积极响应。现在,当你去海南旅游时,你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绿色汽车”在街道上行驶,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海南独特的景观。

19年,海南省正式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率先明确提出从2030年起全省全面禁售燃油车。

十年内实现新车零排放并不容易。虽然国家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但是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是,每次有“禁售燃油车”的提议,人们立刻就对其进行抨击,燃油车依然是很多人心目中不可侵犯的“白月光”。

这个走在新能源汽车普及前沿的小岛,到底怎么了?真的能如期在2030年完成燃油车禁行和新车零排放吗?

日前,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峰会召开后,海南再次携手关键词“新能源”进行热搜。

据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海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77084辆,占汽车总量的4.8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低于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全国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三的上海、北京、天津均实行限行和牌照,购买新能源汽车存在一些被动因素。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和数量自然很高,而海南还没有实施限牌政策,因此可以推断,海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并不比这些大城市低。

与2020年6.4万辆、占比4.2%的数据相比,今年上半年海南新能源汽车迎来明显增长。截至5月底,海南今年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1319辆,占全年2.5万辆推广任务的45.2%。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上半年的累计推广中,个人用户占9611辆,占比84.9%,同比增长17.5%。可见,海南省私人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在不断提升。

相较于积极的大规模推广,如加速网联汽车、出租车向新能源的替代,个人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提升,无疑将进一步加速海南省彻底禁售燃油车的进程。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把海南作为全国首个禁售燃油车试点城市,而不是有示范作用的经济中心上海或政治中心北京?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南的地理环境。首先,海南省全岛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全岛长约240公里。市场主流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在400公里以上,可以满足基本的出行或通勤需求。目前,新势力品牌正在不断增强和提高新能源的续航能力。之后新能源完全可以替代燃油车,去省内转转也没问题。

其次,众所周知,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不仅受电池配置的影响,还受温度的影响。一般在0℃以上5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可以发挥最大的活性。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由于气温较低,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可能会下降40%。

地处赤道线上的海南,享受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温暖,也解决了纯电动车温度低、续航低、充电速度慢甚至无法启动的问题。

除了地理和气候因素外,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海南省的汽车保有量较低,甚至低于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因此禁售燃油车的政策影响范围有限。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高在北京“二氧化碳排放高峰与北京高端行动论坛”上发表“北京必须逐步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演讲,引起轩然大波。一些持反对意见的网友拿出高在很多新能源相关企业的持股,指出他是在为自己打抱不平。

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北京在国家形象中具有代表性,禁售燃油车可以更好地控制其交通污染。数据显示,空自北京推广新能源汽车以来,气体质量持续改善,去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首次“30+”,大城市对新能源接受度较高。因此,欧阳高明提出北京要逐步全面禁售燃油车,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但另一方面,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多势众,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燃油车之前,需要考虑市场平衡是否会被打乱。

同时,北京、上海交通压力大,冬季寒冷低。基于“绿色牌照豁免”和低温续航的考虑,不宜优先考虑“全面禁售燃油车”的大动作。因此,新能源汽车数量位居前列的海南经济特区,反而承担起了禁售燃油车的试点角色。

此外,海南岛作为国际旅游岛,在每个旅游旺季必然会接待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据了解,今年端午期期间,海南省共接待游客近130万人次,旅游业发展历来繁荣。

85、90年代后,逐渐成为游客的主要群体。在年轻市场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汽车租赁成为海南的热门业务。

一方面,很多人看到了租车自驾的便利性和私密性。另一方面,在三亚这样的度胜地,阳光、沙滩、椰树、美食、跑车的组合是最受欢迎的“网上名人”打卡拍照方式。因此,跑车成为海南汽车租赁业务增长最快的品类,也是国内最大的跑车租赁市场。

据了解,EVECARD在海南的网点众多,与零网点的北京相比,已经率先拿下新能源汽车租赁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海南省全面禁售燃油车,既能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又能更好践行绿色出行理念,鼓励电气化覆盖超跑车辆。

此外,海南省被称为中国燃料成本最高的省份。它全岛没有高速收费站,但所有的高速通行费都加在燃油附加费上,这意味着即使你一年四季都不跑高速,你还是要“强制”缴纳高速通行费,高昂的燃油成本让它的新能源市场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海南省适合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的先行地,也是最适合全面禁售燃油车的试点地,无论地理气候条件、出行半径、车辆需求如何。

据悉,除了吉利、比亚迪等传统车企外,蔚来、威马、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纷纷落户海南。目前,海南岛新能源市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从海南省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来看,价格低于20万的前十名车型仍占多数。不难看出,政策红利依然驱动着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但20多万的特斯拉model3能排进前三,30多万的Lione排在第五,足以说明新能源汽车的真的在往海南吹,势头越来越强。

但全面禁售燃油车,实现新车零排放,仍需多方准备,让充电桩的设置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这仍是重中之重,也一直是影响人们对纯电动汽车接受度的痛点。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海南省已建成充电站916座,电站12座,配备电池255块,充电桩16402个,整体车桩比为2.4:1。今年,海南将新建1万个充电桩,使纯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整体比例保持在2.5:1以下。之后,海南也要使用新能源汽车。

需要注意的是,充电桩数量虽有所保持,但分布问题仍有待改善。如何合理、均匀地分配充电桩,让有需要的业主拥有桩,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仍然是当局应该考虑的问题。此外,“全省扫码收费一个”应加快推进,减少新能源车主在多个收费上浪费的人力成本。

总的来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时代必然到来,可能是二十年后,也可能是三十年后。这是世界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宣言所要求和决定的。

把海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个全面禁售燃油车的试点,无疑会对其他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地区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对于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来说,根据海南推进全面禁售燃油车遇到的瓶颈,及时调整政策措施会更有帮助。海南实际上是在“试对”和“试错”,完全禁止在中国销售燃油车。

纵观海南为推广新能源而实施的补贴红利,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相关配置的整体提升,可以说海南距离成为新能源大省、“全面禁售燃油车”已经不远了。但是,国家要实现“全面禁售燃油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内容由“车谈”上传发布,查看原文。

百万购车补贴

汽车人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易车讯 三亚市是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综合类试点城市中唯一一个非省会城市,为高效推动换电试点城市建设各项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三亚市制定《三亚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建设方案》,将要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换电示范应用场景样板工程,基于换电车辆推广目标,合理规划全市换电站布局,构建“充换互补、协同发展”的站桩空间布局。

主要目标

1.开展换电示范应用。以社会运营领域为突破口,聚焦“公务、巡游、网约、租赁、物流”等应用场景,打造三亚换电车辆推广样板工程,试点期内换电车辆推广4500辆,其中社会运营领域3500辆,私人领域1000辆。试点期后社会运营领域换电车辆规模优势逐步凸显,私人领域对换电车辆认知度大幅提升,具备规模推广的基础条件。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期内换电站建设完成25座,其中2022年建成10座,2023年建成15座。构建与全市交通运力相契合的充换电服务网络体系,充换电服务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3.优化产业生态。积极引入换电产业链相关主体,完善二手车交易、二手电池交易、电池梯次利用、电池储能工程化等管理规则制度,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4.加强换电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换电产业下游应用技术体系,鼓励政企学研开展换电技术联合攻关,通过对不同换电技术路线进行推广验证,寻找适合海南高热、高湿环境的新能源汽车换电方式,为下一阶段全域换电模式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5.健全标准体系。积极配合省级部门,加快推动换电车型、换电设备、换电场站建设等方面标准实践应用,鼓励地方、团体标准先行先试。

6.加强监测管理。研究制定省市平台联动的解决方案,加强对换电模式下车辆和换电站的安全监管,进一步提升全市“充换电一张网”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7.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省市政策衔接,探索财税政策与非财税政策互补的激励形式,强化换电政策保障支持力度。

工作任务

(一)加快各领域换电车辆推广应用

试点期内,结合三亚不同类型车辆营运特点,通过“规模推广、特色应用、示范运营、带动辐射”等方式,明确三亚各类换电适宜车辆的推广模式和路径,总结形成先进的换电推广经验。

1.公务车辆领域。试点期内除特殊用途车辆外,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及更换新能源换电车型比例不低于年度更换比例的30%。

2.巡游出租车领域。充分发挥换电巡游出租车“项目制”批量推广优势,形成规模示范效应,试点期内新增及更换的换电版巡游出租车车型比例不低于年度总更换比例的80%。

3.网约车、租赁车领域。加快网约车和租赁车合规化进程,新增及更换的换电版网约车年度推广比例不低于年度新能源网约车推广比例的20%;新增及更换的换电版租赁车推广比例不低于年度新能源租赁车推广比例的50%。

4.物流车领域。鼓励全市新增及更换的轻微型物流车和中重卡优先用换电车型,试点期内合计制定200辆推广目标,落地几个特色示范项目,打造全市换电模式推广多元发展生态。

5.私人消费领域。通过联合经销商举办推介活动、组织集中开展换电车辆销售培训、大型车展积极展示换电车型的多种方式,不断提升私人消费者对换电车辆的认可度,试点期内实现私人领域累计推广1000辆的目标。

(二)强化换电站建设保障

充分考虑主干交通线路、交通枢纽和知名旅游景点布局,规划全市换电站建设;通过强化换电站政策支持力度,给予换电站用地政策支持,简化项目报批流程,明确换电站建设标准,吸引优质社会资本参与换电建设运营等方式,高质量完成换电站建设目标。

1.结合全市旅游,规划换电站建设明星线路。立足三亚市主体功能区、旅游景点和主干道路交通体系,充分考虑三亚市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及车流密度因素特征,统筹全市旅游分布及未来3-5年交通运力发展情况,合理开展换电站建设选址规划,力争两年试点期完成25座换电站建设目标,规划一条旅游景观与换电特色融合的明星线路。

2.给予换电站建设用地保障。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统筹考虑充换电站用地,保障各类具有明确需求的车辆换电设施建设用地需求;鼓励换电运营企业与加油加气站合建换电站,将合建换电站的建设要求纳入土地供应条件,同时将换电站用地纳入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范围;针对存量、电力增容困难且有换电需求的场区,在周边合理范围内科学规划公共换电设施建设用地。

3.简化换电站项目报备流程。对独立占地的集中式充换电站建设项目由换电设施建设企业向项目所在市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备案手续,办理流程按照《海南省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备案管理办法》执行,并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换电站设施雨棚、换电站水箱、卫生间、饮水区等作为附属设施,与换电站建设一并报批。需要备案的换电设施建设项目,由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凭与业主或提供物业服务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申请项目备案。

4.做好换电站验收工作。参照国家及省级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验收标准,明确对换电站选址、供电系统、换电站用充电机、换电站电池更换系统、换电站监控系统等重要系统的验收要求,取文件验收+场站现场验收等恰当方式,对全市新建、扩建或改建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组织专项验收。

5.换电站供电管理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将换电站供电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加强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合理预留高压、大功率换电保障能力,保证供电容量满足需求且具有包容性,同时对换电设施配套电网建设用地、廊道空间等予以保障。加大工程建设协调推进力度,通过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研究出台换电站接网的具体规定,建立快速简易报装流程、容缺受理制度和限时审批结办制度,为电力接入提供便利条件。

6.鼓励优质社会资本参与换电建设运营。鼓励整车、换电设施服务运营、出行服务等企业开展合作,促进换电服务专业化发展;鼓励企业有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先支持兼容多品牌、光伏储能、充换电一体化的共享换电站建设;建立换电运营服务质量考核体系,完善退出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全市换电站运营高质量发展。

(三)延展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生态

充分发挥换电模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赋能,谋划引入“电池银行”,积极探索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换电车辆后市场流通、车网互动等商业模式应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1.鼓励开展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吸引具有规模化梯次回收利用能力的“白名单”企业布点三亚,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作为退役动力电池利用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重点用于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示范性项目建设和要素支持。研究制定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补贴方案,具体补贴细则另行制定。

2.谋划引入“电池银行”。积极对接省厅主管部门,结合我市试点建设实际需求,联合换电市场主体谋划引入“电池银行”,并按相关引入政策给予奖励;充分挖掘社会资本潜力,探索通过省市财政、产投基金、国企入股等形式,给予电池银行必要支持并明确资本结构;商业银行基于“电池银行”市场主体初期投资额,提供一定额度的金融授信,给予专属利率优惠。

3.保障换电车辆后市场流通环节的合规使用。在换电车辆年检、二手车流通、车辆报废等环节,针对换电车辆一致性检查,满足被检车辆装载电池符合国家新能源汽车监测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综合溯源平台核查合格要求,不追求必须符合整车公告电池序列号,允许换电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灵活配置电池容量;允许换电车辆年检过程中对车身和电池安全性进行分离检查;换电车型报废后,允许将不含电池的车身进行单独报废处理。

4.完善运营环境,探索换电基础设施参与电网互动。鼓励换电运营企业和电力企业建立紧密战略合作关系,研究换电基础设施参与电网调节的互动方案;引导换电基础设施与电力系统协调发展,推动换电站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实现换电站与电网高效互动。

5.强化宣传推广力度,打破认知局限。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线下宣讲、展览展示、活动赛事、会议论坛等途径,广泛宣传换电汽车技术、产品及政策,逐步提升消费者认可度。加强舆论监督,对损害消费者利益、弄虚作等行为予以曝光,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加强研发创新和技术推广,健全地方标准体系

以提升换电产品的兼容性、安全性、便捷性和经济性为目标,积极布局换电产业下游应用技术体系;主动配合省级部门,加快推动换电车型、换电设备、换电场站建设等标准实践应用,打破换电技术跨品牌、跨车型应用壁垒,使换电电池包真正能够在不同车企、不同换电站、不同用户之间互通互换。

1.鼓励政企学研开展换电技术联合攻关。鼓励三亚市高等院校、本地注册换电相关企业、行业第三方研究机构围绕换电共性技术和适用于我市换电模式发展的专项技术研发开展联合攻关;对试点期内组织开展换电技术专项课题研发的相关主体,给予不超过课题总研发经费50%的经费支持,单个课题支持金额不超过50万元,年支持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2.加强三亚换电技术成果输出。鼓励三亚市高等院校、本地注册企业输出换电技术研究成果。对试点期内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换电技术专利,根据专利申请类别(外观设计申请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分别给予2000元/5000元/10000元现金奖励;对试点期内成功投录工程索引类(The Engineering Index)/科学引文索引类(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以及更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项目团队,分别给予5000元/10000元(最高10000元)现金奖励。年奖励资金总额不超过40万元。

3.鼓励换电标准先行先试,推动换电运营互联互通。积极配合省级部门,鼓励换电地方、团体标准在我市先行先试,做好三亚市换电行业从试点到社会普及化应用专业技术审核程序的统筹规划,加快推动换电车型、换电设备、换电场站建设等统一标准实践应用,有序推动全市换电服务网络互联互通。

(五)加强换电运营监测管理

统筹换电车辆和换电站运营信息管理,推动政企数据互联互通;强化换电模式安全监管,明确车企、电池制造企业、换电运营企业和消费者各方安全责任界定归属,避免权责不清产生纠纷;落实换电模式推广评估考核,形成换电模式推广有效抓手。

1.统筹换电运营信息管理。强化政企沟通,由市科工信局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将全市新能源换电汽车及换电站运营信息全部纳入省级平台管理,实现对换电车辆行驶状态、车辆信息、用户管理、换电站安全运营、用电总量、价格管理和流通管理的实时管控,市财政按年度给予一定运营维护资金支持。

2.强化换电站运营安全监管。明确换电安全责任主体,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归谁,安全责任就归谁”的原则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加强换电站运营安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要求换电运营公司每月开展换电设施安全自查工作,相关监管责任部门制定事故预警和紧急处置应急预案,各区人民承担起主体监管责任,执法部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3.落实换电模式推广成效评估。由三亚市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专班办公室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分解细化换电试点推进工作任务并督促落实,以年度为单位编制换电模式推广实施成效评估报告,总结年度推广经验不足,合理修订下一年度工作推广任务目标。

(六)强化政策支持

加强省市政策衔接,探索财税政策与非财税政策互补的激励形式,强化换电政策保障支持力度,高质量推动换电试点城市建设步伐。

1.给予重点示范项目奖励。执行《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琼工信汽车〔2021〕195号)奖励要求,对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成功申报重点应用领域的巡游出租车和中重卡换电示范项目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400万奖励,鼓励全市符合条件的换电巡游出租车和中重卡示范应用项目积极申报省级奖励。

2.给予换电站建设补贴。执行《海南省支持电动汽车换电站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琼发改能源函〔2021〕513号)和《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琼工信汽车〔2021〕195号)奖补标准,对三亚市在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内通过验收且接入省级平台监管的换电站,一次性给予项目设备投资额15%的建设补贴,补贴资金由省市1:1比例配套承担。2023年换电站补贴标准调整根据省相关政策执行。

3.给予换电车辆补能差价补贴。考虑换电模式推广初期车辆补能成本较高,对试点期内在海南省购买并在三亚市首次注册登记的换电版新能源车辆的实际使用者,除省级充电费用补贴外,单车额外给予6000元换电补能差价补贴;对2022年9月17日至2023年3月31日购置并达成补贴要求的换电车辆用户,补贴标准按《三亚市统筹疫情防控和提振经济增长的行动方案》执行。

4.给予换电模式推广金融支持。开发“车电分离”销售模式下的消费信贷和保险服务业务;鼓励银行机构在风险可控及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根据营运公司信用水平导入专属的银行授信,向换电运营企业提供电池抵押服务,并给予专属利率优惠。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等榜单数据。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深圳特区迎40周年 新能源巨头比亚迪能否引领向前?

此次启动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工程,实际上是全面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应用、政策环境营造,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赵英

2020年9月2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颁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通知指出,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示范期暂定四年。示范期间,五部门将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

笔者认为,这一文件的颁布,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文件的颁布,意味着在波澜壮阔的汽车产业新技术革命中,中国在对电动汽车进行了10余年政策扶植后,逐步把政策支持重点转向燃料电池汽车;意味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扶植政策逐步从电动汽车领域撤出,逐步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政策扶植力度;意味着对燃料电池汽车扶植政策的具体化、系统化;意味着燃料电池汽车扶植进入产业化初级阶段;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革命中,对燃料电池汽车这一技术路线的重视;意味着今后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政策将日益丰富,并且随着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的进展,发生变化。

2009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于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启动了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此次《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颁布,将掀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序幕。

从文件中看,这次政策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推动,有如下特点:

首先,着眼于全产业链条,以及产业与市场的互动,“促进链条各环节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要依托龙头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相关企业打造产业链,加强技术研发,实现相关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整车产品研发突破及初步产业化应用”,通过全产业链条的整体推进,加速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

在此之前,虽然也顾及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在电动汽车财政补贴退坡的同时,保留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但是由于缺乏全产业链条推进,缺乏市场与产业的互动,因此难以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此次文件颁布,将从产业链条的完善、技术的研发、市场的使用等方面,全面、整体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实际开发、应用进程。

其次,这一文件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重点做出指引:“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要运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全过程、全链条监管,积累车辆运行数据,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标准。”应当说,这一指引是符合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初期最适合进入的领域的,同时指出了示范应用的技术积累目标与要求。

再次,这一文件对燃料电池汽车急需重点完善的政策环境给予了指引:“要建立氢能及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加氢站建设运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等方面较完善的支持政策体系。要明确氢的能源定位,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及监管模式,确保生产、运输、加注、使用安全,明确牵头部门,出台加氢站建设审批管理办法。”由于燃料电池汽车自身的技术特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初期需要制订的相关政策、规则,较之电动汽车要复杂。此次文件把优先制订的政策确定于氢的来源、生产、运输、加注,是非常必要的。确保安全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能否成功的关键。

最后,这一文件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实施做出了具体部署。部署要求很具体:“产业链上优秀企业之间签订合同或合作意向书,企业所在城市(地级以上)本着自愿组合的原则组成城市群,协商产生牵头城市,牵头城市与其他城市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其他城市向牵头城市提供示范任务承诺函,形成产业链条各环节环环相扣、强强联合态势,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打破城市间的区割,围绕形成产业链条,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是具体部署中的亮点。

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措施,也颇具新意:“每年中央财政以结果为导向,根据年度考核评价结果拨付奖励资金。中央财政设定示范期预算总规模,示范期间将根据进展情况适度调整奖励标准。示范实施2年后,五部门将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对未按序时进度完成目标任务的城市群,将视情况取要求调整实施方案、扣减或暂停奖励资金、暂停参与城市甚至取消城市群示范资格等措施。”这种以奖代补,根据绩效事后补贴的政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监督示范运营的实际效果。这一政策创意,显然是总结了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初期出现的“骗补”一类问题的教训。产业政策总是在实际探索中,逐步改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此次启动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工程,实际上是全面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应用、政策环境营造,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前一阶段,中国在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商业化方面,成就斐然。通过十余年政策推动,打造了全球规模第一的电动汽车产业体系。然而,在全球汽车新技术革命浪潮中,仍然是多种技术路线并行,未来何种技术路线能够成为主流,尚不清楚。日本、韩国在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运用上,已跑在我国前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及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非常及时、必要。在全球燃料电池汽车的角逐中,中国不会缺席!(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赵英,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云南: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40年前,有一位中国老人在南海画了一个“圈”。自此,这座位于南海之滨的城市,一路披荆斩棘,高楼拔地而起,无数企业迎来发展的巅峰时刻。

作为深圳大力扶持的创新型企业,比亚迪的成长轨迹正是深圳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和大气污染形式越来越严峻,各个国家开始提倡节能减排国家也相应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排放标准”的国六。

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深圳强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让本就有着电池技术优势的深圳比亚迪汽车迅速崛起。根据数据显示,A股上市十年的比亚迪目前已超越上汽集团,市值达到3546.59亿元,成为中国最大市值车企。

近日消息,就在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生日,同时也是比亚迪汽车成立25周年生日期间,国家再次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2021-2035年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发布的规划提出,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

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加大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

从上述不难看出,这份规划代表了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期望,也无疑让以比亚迪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龙头车企有望可以获得更大的支持。

从比亚迪技术看未来

要知道,其实在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尤其是核心三电上的发展方面一直居优势地位。

就以刚刚在2020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获奖的比亚迪“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来说,无疑就是帮助全球电动汽车发展突破了安全瓶颈的一个划时代重要产品。

实际上,刀片电池的技术之所以难度高,是因为并没有在电池材料进行创新,用的还是铁锂材料,创新只是技术。

它跳过了传统动力电池电芯——模组——电池包的设计方式,直接将单体电芯像刀片一样插入到电池壳体内部,从而大幅减少了横梁、纵梁、固定螺栓等冗余零部件。

由此看来,单这项技术起码领先国内其它企业两年,因为刀片技术的高速叠片机和单片长度的制作设备都是需要研发和订做的,其它电池供应商想要效仿也需要时间。

虽然说现在宁德时代也发布有新的电池技术可以媲美刀片电池,但始终是还停留在PPT阶段,真的想要量产,或许“非一日之功”可以面世的。

不仅如此,比亚迪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车企,除自身拥有的汽车制造及电池、模组生产技术以外,还具备IGBT芯片设计和制造。

虽然说目前比亚迪4.0和国际7.0比有着不少的差距,但相比于国内其它汽车企业来说,已经拥有自主研发能力,需要的只是进一步进行技术赶超。

当然,比亚迪也可以购买国外芯片,但别的的始终是别人的,抛开成本不说,如哪天停止人家供应了,“傻眼”的一样是自己。

因此,能够掌握IGBT与动力电池电芯,电动车这两个“双芯”核心技术这一点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尤为重要。

从比亚迪全领域布局看未来

据了解,比亚迪汽车光在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所涵盖的企业就有近千余家,从上下游材料供应商、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系统及完成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充电设备运维到终端客户,高度整合了上中下游,形成产业生态闭环。

上游,比亚迪拥有稳定的锂矿。中游,比亚迪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制造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汽车核心零件也能做到自给自足。下游,比亚迪能够独立完成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整车研发制造。

另外,根据已知发布数据了解到,比亚迪目前在全球包括深圳、常州、香港、荷兰鹿特丹、美国洛杉矶、巴西圣保罗等地均设有研发中心,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已具备完整的产品线。

在乘用车市场,拥有e网系列和王朝系列。

e网系列有e1、s2、e2、e3等车型,王朝系列则是秦、唐、宋、元以及今年全新推出的汉等。推出的多款电动汽车目前基本也都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在销量方面已经连续六年(2014-2019年)获得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同时在商用车市场,拥有包括电动客车、电动卡车等丰富的产品线。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比亚迪对新能源产链已经架构了一个稳定、可靠的产业链生态。

写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虽然面临井喷式的行业发展趋势,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还是始终要以技术标准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正因为比亚迪早年对新能源产业链集群的提前布局与规划,并始终重视新技术研发,才有了如今比亚迪在多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使得比亚迪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国家再次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也希望比亚迪能够不负众望,保持初心,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贡献。

作者/李莹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月21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印发《云南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其中提到:

发展绿色交通消费。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落实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持续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美交通行动,到2025年,形成一批绿色示范公路、示范场站、示范港口、示范航道和示范企业。以昆明、玉溪、保山及普洱4个州市为试点,打造云南省绿色出行示范。加快汽车新能源动力技术替代,按照市场需求在公共领域合理布局建设充换电、新型储能、加氢、LNG等配套基础设施,有序推动充电设施进小区。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大力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适度有序提高城市公交、景区景点、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领域等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开展行人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强行人步道和自行车专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规范发展共享单车。

推进公共机构绿色消费。推动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类等公共机构率先购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新建和既有停车场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鼓励内部充(换)电设施设备向社会公众开放。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行绿色办公,大力倡导无纸化办公和双面打印,鼓励使用再生制品、再生耗材等循环再生办公用品,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范公务活动开支,提高会议占比,提升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效能。鼓励和推动文明、节俭举办公共活动。

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加大对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的支持。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扩大“绿色+乡村振兴”和“碳中和+乡村振兴”超短期融资券。探索发展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拓宽绿色企业融资渠道,稳步提升绿色信贷占各项比重。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绿色消费领域,支持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消费相关基金。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推广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绿色消费领域保险产品。